光纖通信的原理
光纖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導纖維中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。由于激光具有高方向性、高相干性、高單色性等顯著優點,光纖通信中的光波主要是激光,所以又叫做激光-光纖通信。
光纖通信的原理
光纖通信的原理是:在發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(如話音)變成電信號,然后調制到激光器發出的激光束上,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(頻率)變化而變化,并通過光纖發送出去;在接收端,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后把它變換成電信號,經解調后恢復原信息。
是由發光二極管LED或注入型激光二極管ILD發出光信號沿光媒體傳播,在另一端則有PIN或APD光電二極管作為檢波器接收信號。對光載波的調制為移幅鍵控法,又稱亮度調制(Intensity ModulaTIon)。典型的做法是在給定的頻率下,以光的出現和消失來表示兩個二進制數字。發光二極管LED和注入型激光二極管ILD的信號都可以用這種方法調制,PIN和ILD檢波器直接響應亮度調制。
功率放大:將光放大器置于光發送端之前,以提高入纖的光功率。使整個線路系統的光功率得到提高。在線中繼放大:建筑群較大或樓間距離較遠時,可起中繼放大作用,提高光功率。前置放大:在接收端的光電檢測器之后將微信號進行放大,以提高接收能力。
光纜不易分支,因為傳輸的是光信號,所以一般用于點到點的連接。光的總線拓撲結構的實驗性多點系統已經建成,但是價格還太貴。原則上,由光纖功率損失小、衰減少,有較大的帶寬潛力,因此,一般光纖能夠支持的接頭數比雙絞線或同軸電纜多得多。低價可靠的發送器為0.85um波長發光二極管LED,能支持100Mbps的傳輸率和1.5~2KM范圍內的局域網。激光二極管的發送器成本較高,且不能滿足百萬小時壽命的要求。運行在0.85um波長的發光二極管檢波器PIN也是低價的接收器。
雪崩光二極管的信號增益比PIN大,但要用20~50V的電源,而PIN檢波器只需用5V電源。如果要達到更遠距離和更高速率,則可用1.3um波長的系統,這種系統衰減很小,但要比0.85um波長系統貴源。另外,與之配套的光纖連接器也很重要,要求每個連接器的連接損耗低于25dB,易于安裝,價格較低。光纖的芯子和孔徑愈大,從發光二極管LED接收的光愈多,其性能就愈好。芯子直徑為100um,包層直徑為140um 的光纖,可提供相當好的性能。其接收的光能比62.5/125um光纖的多4dB,比50/125um光纖多8.5dB。運行在0.8um波長的光纖衰減為6dB/Km,運行在1.3um波長的光纖衰減為4dB/Km。0.8um的光纖頻寬為150MHz/Km,1.3um的光纖頻寬為500MHz/Km。
光纖通信的應用
綜合布線系統中,主干線使用光纖做為傳輸介質是十分合適的,而且是必要的。
采用一種光波波分復用技術WDM(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-PLEXING),可以在一條線路上復用、發送、傳輸多個位,一般按一個字節八位并行傳輸,對每個位流使用不同的波長,所以它所需的支持電路可在低速率下運行。WDM的光纖鏈路適合于字節寬度的設備接口,是一種新的數據傳輸系統。
光纖通信是以光波作為信息載體,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一種通信方式。從原理上看,構成光纖通信的基本物質要素是光纖、光源和光檢測器。
可以說目前通信技術都和波有關,不論是電波(在導線中傳播),電磁波(在空氣中傳播),還是光波(在光纖中傳播)甚至我們說話的聲音,也是一種波(聲波)其不同的波幅頻率包含的信息不同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