射頻識別技術介紹

2021 07 20 BOAC


射頻識別技術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走向成熟的一項自動識別技術。RFID即射頻識別,俗稱電子標簽。RFID 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,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,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,可工作于多種惡劣環境。RFID 技術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上的標簽,可同時識別多個標簽,操作快捷方便。

RFID技術是指利用無線電波對記錄媒體進行讀寫的一種自動識別技術。無線射頻識別的距離可從幾厘米到幾十米,且根據讀寫方式的不同,可以輸入多至數千字節的信息,同時還具有極高的保密性和不可偽造性。典型RFID系統的組成其中包括標簽(Tag)、讀寫器(Reader) 和天線( Antenna),三部分協同工作,完成RFID標簽的識別。讀寫器和天線可集成一體,以節省成本和減小體積。

根據標簽是否有源,RFID 系統可分為有源系統和無源系統。有源RFID系統識別距離較遠,但標簽需要電池供電,體積較大,壽命有限,而且成本高,限制了其應用范圍。無源RFID系統中的標簽無須電池供電,標簽體積非常小,并可以按照用戶的要求進行個性化封裝,標簽的理論壽命無限,價格低廉,但其識別距離比有源系統要短。

RFID技術和其他識別技術相比,具有無須接觸、自動化程度高、耐用可靠、識別速度快、適應多種工作環境、可實現高速識別和多標簽同時識別等特點,在物流和供應鏈管理、門禁安防系統、道路自動收費、航空行李處理、文檔追蹤/圖書館管理、電子支付、生產制造和裝配、物品監視、汽車監控以及動物身份標識等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。

埃森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弗格森認為,與條形碼相比,RFID 用于物品識別時具有很多優勢;①可以識別單個非常具體的物體,而不是像條形碼那樣只能識別一類物體; ②采用無線電,可以透過外部材料讀取數據,而條形碼必須靠激光掃描在可視范圍內讀取信息;③可以同時對多個物體進行識讀,而條形碼每次只能讀取一一個; ④存儲的信息量非常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