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寬帶技術是什么
超寬帶(Ultra-wideband, UWB) 技術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,此前主要作為軍事技術在雷達等通信設備中使用。隨著無線通信的飛速發展,人們對高速無線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超寬帶技術又被重新提出,并備受關注。UWB是指信號帶寬大于500 MHz或者信號帶寬與中心頻率之比大于25%。與常見的通信方式使用連續的載波不同,UWB采用極短的脈沖信號來傳送信息,通常每個脈沖的持續時間只有幾十皮秒(ps) 到幾納秒(ns),這些脈沖所占用的帶寬甚至高達數吉赫茲(GHz),這樣最大的數據傳輸速率可以達到數百Mbps.在高速通信的同時,UWB設備的發射功率卻很小,僅僅是現有設備的幾百分之一, 這對于普通的非UWB接收機來說近似于噪聲。因此,從理論上講,UWB可以與現有無線電設備共享帶寬。UWB是一種高速而又低功耗的數據通信方式,它有望在無線通信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,目前,Intel、Motorola和Sony等知名大公司正在進行UWB無線設備的開發和推廣。
UWB與其他的"窄帶"或者"寬帶"相比,主要有兩方面的區別:一是超寬的帶寬,在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(FCC) 的所定義中,其帶寬比中心頻率高25%或者大于1.5GHz,這一帶寬明顯大于目前所有通信技術的帶寬。二是超寬帶典型的用于無載波應用方式。傳統的"窄帶"和"寬帶"都是采用射頻(RF)載波來傳送信號的,頻率范圍為從基帶到系統被允許使用的實際載波頻率。與之相反,UWB的實現方式是能夠直接地調制一個大的激增和下降時間的"脈沖",這樣所產生的波形占據了幾個GHz的寬帶。
UWB無線通信技術與現有的無線通信技術有著本質的區別。現有的無線電技術所使用的通信載波是連續的電波,幾乎所有的無線通信包括移動電話、無線局域網通信都是這樣的,即用某種調制方式將信號加載在連續的電波上。與此相比,UWB無線通信產品可以發送大量的非常短、非常快的能量脈沖。這些脈沖都是經過精確計時的,每個只有數納秒長,脈沖可以覆蓋非常廣泛的區域。脈沖的發送時間是根據一種復 雜的編碼而改變的,脈沖本身既可以代表數字通信中的0,也可以代表1。 UWB超寬帶技術在無線通信的創新性、利益性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,在商業多媒體設備、家庭和個人網絡方面,可極大地提高一般消 費者和專業人員的適應性和滿意度。因此,很多工業界人士都在全力開發超寬帶技術及其產品,相信這一超寬帶技術不僅為用戶所喜歡,而且在一些高端技術領域,如雷達跟蹤、精確定位和無線通信方面也具有廣闊的前景。
從時域上看,UWB系統有別于傳統的通信系統。通常通信系統是通過發送射頻載波進行信號調制的,UWB則是利用起、落點的時域脈沖直接實現信號的調制,UWB的傳輸把調制信號過程放在一個非常寬的頻帶上進行,而且以這一過程中所持續的時間來決定寬帶所占據的頻率。由于UWB的發射功率有限,進而限制了其傳輸距離。相關資料表明,UWB信號的有效傳輸距離在10m以內,因此民用UWB普遍定位于個人局域網范疇。
從頻域上看,UWB有別于傳統的窄帶和寬帶,其頻帶更寬。窄帶是指相對寬帶(信號帶寬與中心頻率之比)小于1%, 相對帶寬為1%~ -25%時稱為寬帶,相對帶寬大于25%且中心頻率大于500 MHz時稱為超寬帶。UWB與傳統通信系統相比,其工作原理迥異:因此UWB具有傳統通信系統無法比擬的技術特點,如系統結構的實現比較簡單、數據傳輸速度快、功耗低、安全性好、多徑分辨能力強、定位精確、工程簡單以及造價便宜等。